戶外教育宣言
探索權利
確保學習者在真實世界完整、全面的學習探索權利。
多元場域
建置多元、安全、自然與人文兼具的戶外學習場域。
教育普及化
推動常態化、優質化、普及化與課程化的戶外教育。
整合學習
激發學生在多元情境學習中整合認知、能力與態度。
謙卑包容
促進學生從山海大地的自然奧妙中領會謙卑與包容。
文化理解
深化在地人文情感,增進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素養。
走出教室,探索未來
「童年正美、青春正好」,讓孩子認識他所在的每一塊土地,以及土地上的人事物!
教育是創造未來的希望工程,學校是培養孩子迎向未來世界核心素養的基地。
戶外教育是一項寧靜而重大的改變,將學習的概念擴大,豐富學習意義,觸動孩子全方位的發展。

學習走出課室
讓孩子夢想起飛
戶外教育提供最佳的學習情境,舉凡在校園角落、城鄉社區、文化場所、農漁牧場、山野大地、森林溪流等都是學習的基地,可以豐富生命經驗,可以發展多元智慧的潛能。我們共同珍視戶外教育,促進學子想望大地、海洋、天空之美,領略在地特色、人文藝術、歷史古蹟之美。
且讓我們一起:
營造優質的戶外教育環境。
回歸真實世界的學習情境。
發掘山海大地的自然奧秘。
體驗文化創意的生活美感。
山‧海‧都市‧國際
透過戶外教育的推動,讓學科知識學習更連結真實環境,強調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學習的戶外教育,是培育臺灣學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,
希望臺灣的學生都能培養地球公民的素養,面對未來挑戰。具體落實108新課綱精神。
學習路線

萬榮鄉
萬榮鄉,為台灣花蓮縣三個山地原住民鄉之一(另兩個為秀林鄉、卓溪鄉)。萬榮鄉地處中央山脈之上,地勢起伏甚大,平均海拔約600公尺,有萬里溪、馬太鞍溪、光復溪等流經鄉境,氣候則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而有所差異。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為主,亦有布農族丹社群及泰雅族,產業以農業為主。在明利上部落有一處渾然天成的大池塘,經村民共同努力,營造出現今美麗的碧赫潭,連結附近之飛行傘起飛站,沿途風景秀麗。

壽豐鄉
壽豐鄉在日治時代稱為「壽役農莊」,又在鯉魚山之末,通稱「鯉魚尾」,因地勢低窪,蚊蟲猖獗,為求吉利故名壽豐,以卜第芳昌盛也。昔日壽豐,僅以阿美族聚所,遠源資料使無可稽,日本投降台灣光復後,更名為壽豐鄉先後增設米棧、鹽寮、樹湖等三個村,民國三十九年政府實施地方自治,還政於民從此鄉政由鄉民自己管理,投票選舉鄉長、民意代表,推動鄉政建設與發展,以迄於今。

瑞穗鄉
瑞穗鄉位於台灣花蓮縣中部偏南,有北回歸線經過鄉境。瑞穗鄉舊稱「水尾」,意思是秀姑巒溪之尾,後日本人因水尾的日文發音Mizuo,改為因近之「瑞穗」(Mizuho),以秀姑巒溪激流泛舟而聞名全台。本鄉的主力農特產品為天鶴茶和文旦,遠近馳名。紅葉溫泉、瑞穗溫泉皆位於萬榮鄉轄區,但距離瑞穗鄉藉甚近,皆為備受民眾喜愛之溫泉勝地。

花蓮市
清領時期當局採取所刪政策,鮮少有漢人進入花蓮開墾;據傳直到十八世紀末清朝嘉慶年間,漢人在西部開發趨近飽和,才有第一批移民由葛瑪蘭地區遷入,居住在花蓮溪口一帶。漢人移民見到澎湃的花蓮溪奔流入海時,與東部外海的黑潮暖流交會,衝擊突出的海岸地形,溪水浪花兩相激盪,波瀾迴繞,遂以「迴瀾」稱之。我們現在所熟知的「花蓮」就是當時「洄瀾」的諧音。
執行團隊
本站資源
花蓮旅遊情報
林榮遊憩區
玩樂攻略-室內展售地方農特產及手作文創品-設有停車場、洗手間與休息座位-不定時有手工藝課程、遊程提供旅客報名參加體驗-可至官方Facebook報名活動、遊程-每周五、六、日常態性開館,其他時段須提前3日預約提供服務林榮遊憩區位於舊台九線的交通節點,緊鄰兆豐農場的西側,為花東縱谷南來北往的旅客絕佳的休息點之一,因台九線改道後而沒落,經歷整修後,設有無障礙設施、停車場、洗手間、會議空間及休憩區,不定時舉辦手作活動、職人講座與體驗遊程等,也有提供遊客諮詢服務,成為在地居民參加活動、遊客體驗當地生活的重要據點。因地理位置的關係,林榮遊憩區融合了西林村支亞干部落、北林村的客庄與日治時期移民村的歷史文化,同時具有原民和客家的人文,因此將林榮遊憩區規劃分為在地特產文創品的展售空間、地方文史暨文物展與多功能...
找更多景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