戶外教育宣言
探索權利
確保學習者在真實世界完整、全面的學習探索權利。
多元場域
建置多元、安全、自然與人文兼具的戶外學習場域。
教育普及化
推動常態化、優質化、普及化與課程化的戶外教育。
整合學習
激發學生在多元情境學習中整合認知、能力與態度。
謙卑包容
促進學生從山海大地的自然奧妙中領會謙卑與包容。
文化理解
深化在地人文情感,增進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素養。
走出教室,探索未來
「童年正美、青春正好」,讓孩子認識他所在的每一塊土地,以及土地上的人事物!
教育是創造未來的希望工程,學校是培養孩子迎向未來世界核心素養的基地。
戶外教育是一項寧靜而重大的改變,將學習的概念擴大,豐富學習意義,觸動孩子全方位的發展。

學習走出課室
讓孩子夢想起飛
戶外教育提供最佳的學習情境,舉凡在校園角落、城鄉社區、文化場所、農漁牧場、山野大地、森林溪流等都是學習的基地,可以豐富生命經驗,可以發展多元智慧的潛能。我們共同珍視戶外教育,促進學子想望大地、海洋、天空之美,領略在地特色、人文藝術、歷史古蹟之美。
且讓我們一起:
營造優質的戶外教育環境。
回歸真實世界的學習情境。
發掘山海大地的自然奧秘。
體驗文化創意的生活美感。
山‧海‧都市‧國際
透過戶外教育的推動,讓學科知識學習更連結真實環境,強調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學習的戶外教育,是培育臺灣學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,
希望臺灣的學生都能培養地球公民的素養,面對未來挑戰。具體落實108新課綱精神。
學習路線

瑞穗鄉
瑞穗鄉位於台灣花蓮縣中部偏南,有北回歸線經過鄉境。瑞穗鄉舊稱「水尾」,意思是秀姑巒溪之尾,後日本人因水尾的日文發音Mizuo,改為因近之「瑞穗」(Mizuho),以秀姑巒溪激流泛舟而聞名全台。本鄉的主力農特產品為天鶴茶和文旦,遠近馳名。紅葉溫泉、瑞穗溫泉皆位於萬榮鄉轄區,但距離瑞穗鄉藉甚近,皆為備受民眾喜愛之溫泉勝地。

花蓮市
清領時期當局採取所刪政策,鮮少有漢人進入花蓮開墾;據傳直到十八世紀末清朝嘉慶年間,漢人在西部開發趨近飽和,才有第一批移民由葛瑪蘭地區遷入,居住在花蓮溪口一帶。漢人移民見到澎湃的花蓮溪奔流入海時,與東部外海的黑潮暖流交會,衝擊突出的海岸地形,溪水浪花兩相激盪,波瀾迴繞,遂以「迴瀾」稱之。我們現在所熟知的「花蓮」就是當時「洄瀾」的諧音。

鳳林鎮
鳳林鎮,阿美族語稱本地為『馬里勿』,是上坡的意思。以前這一帶森林叢密,有一種叫木蘭的職務會繞樹滋長,型狀有如鳳凰展翅一般,漢人來到這裡墾荒,見此情況便叫這裡為『鳳林』。人口中以客家人居多,是一個典型的客家莊,由於他們勤勞儉樸,重視教育,因而培育出許多士子,如本縣的校長、教師,大半出自這裡,是本鎮最膾炙人口之處。

富里鄉
富里鄉,台灣光復後,續有西部移民遷入,到民國56年全鄉已有人口二萬六仟餘人,是本鄉人口最多的年代,目前因人口外流嚴重僅餘一萬二千人。鄉內居民以農民居多,開荒埔墾山林,使本鄉成為台灣東部的農業菁華區,以泉豐土沃,物產富饒著稱,故有「富里」之稱。
執行團隊
本站資源
花蓮旅遊情報
鯉魚潭遊客中心
大眾運輸點此連結>>>台灣好行-縱谷花蓮線資訊(時刻表/票價表)無障礙公車預約>>>>台灣好行無障礙預約資訊坐擁湖光山色美景的鯉魚潭遊客中心,位在鯉魚潭的潭北,提供遊客單車出租、伴手禮販賣部、休憩與諮詢解說等服務,走進遊客中心的其中一間館舍,可以看見極具原住民特色的木雕迎接旅人,內部設有展示館,用模型、豐富的照片與圖文解說,介紹鯉魚潭的形成與自然景觀,以及在地原住民文化。邁開步伐往內走,走道兩旁是花東縱谷產業特色說明,六十石山金針花海、縱谷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、初鹿牧場香純的鮮奶……等詳盡導覽,是旅人來鯉魚潭遊玩、喝杯下午茶之際,還能了解花東縱谷特色產業,並規劃重點旅遊的好去處。貼心提醒:遊客中心有2台行動輪椅及1台電動...
找更多景點涂媽媽肉粽
- 花蓮縣978瑞穗鄉中正北路49-1號
- 886-3-8871125
-招牌菜-特級香粽、四神湯、魚丸湯最初是為了貼補家用,決定賣肉粽,沒想到有「媽媽的味道」的粽子大受歡迎,便由原來的手推車改為設店,由於店面在花東公路旁,方便過客也得到了免費宣傳。涂媽媽肉粽嚴選關山長糯米與圓糯米,餡料選用花蓮無汙染的前腿胛心肉,以涂媽媽30多年獨特秘方拌炒蒸熟的糯米,豬肉則以獨家秘方的滷汁滷製兩個半小時,再加上少許香菇及其他調味炒香的肉餡,吃起來就是不一樣。涂媽媽肉粽為糯米先蒸熟,再包餡、下鍋蒸出粽葉香,比一般炒半熟,再蒸熟的肉粽更Q軟,吃起來粒粒分明,淋上店家特調醬料,配上一碗湯就是簡單家鄉味!
找更多餐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