戶外教育宣言
探索權利
確保學習者在真實世界完整、全面的學習探索權利。
多元場域
建置多元、安全、自然與人文兼具的戶外學習場域。
教育普及化
推動常態化、優質化、普及化與課程化的戶外教育。
整合學習
激發學生在多元情境學習中整合認知、能力與態度。
謙卑包容
促進學生從山海大地的自然奧妙中領會謙卑與包容。
文化理解
深化在地人文情感,增進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素養。
走出教室,探索未來
「童年正美、青春正好」,讓孩子認識他所在的每一塊土地,以及土地上的人事物!
教育是創造未來的希望工程,學校是培養孩子迎向未來世界核心素養的基地。
戶外教育是一項寧靜而重大的改變,將學習的概念擴大,豐富學習意義,觸動孩子全方位的發展。

學習走出課室
讓孩子夢想起飛
戶外教育提供最佳的學習情境,舉凡在校園角落、城鄉社區、文化場所、農漁牧場、山野大地、森林溪流等都是學習的基地,可以豐富生命經驗,可以發展多元智慧的潛能。我們共同珍視戶外教育,促進學子想望大地、海洋、天空之美,領略在地特色、人文藝術、歷史古蹟之美。
且讓我們一起:
營造優質的戶外教育環境。
回歸真實世界的學習情境。
發掘山海大地的自然奧秘。
體驗文化創意的生活美感。
山‧海‧都市‧國際
透過戶外教育的推動,讓學科知識學習更連結真實環境,強調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學習的戶外教育,是培育臺灣學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,
希望臺灣的學生都能培養地球公民的素養,面對未來挑戰。具體落實108新課綱精神。
學習路線

富里鄉
富里鄉,台灣光復後,續有西部移民遷入,到民國56年全鄉已有人口二萬六仟餘人,是本鄉人口最多的年代,目前因人口外流嚴重僅餘一萬二千人。鄉內居民以農民居多,開荒埔墾山林,使本鄉成為台灣東部的農業菁華區,以泉豐土沃,物產富饒著稱,故有「富里」之稱。

瑞穗鄉
瑞穗鄉位於台灣花蓮縣中部偏南,有北回歸線經過鄉境。瑞穗鄉舊稱「水尾」,意思是秀姑巒溪之尾,後日本人因水尾的日文發音Mizuo,改為因近之「瑞穗」(Mizuho),以秀姑巒溪激流泛舟而聞名全台。本鄉的主力農特產品為天鶴茶和文旦,遠近馳名。紅葉溫泉、瑞穗溫泉皆位於萬榮鄉轄區,但距離瑞穗鄉藉甚近,皆為備受民眾喜愛之溫泉勝地。

玉里鎮
玉里鎮位於花蓮縣南部,花東縱谷中段,為族群融洽四合一之純樸小鎮。舊稱「璞石閣」地名的來源,說法不一。其中一說是布農族原住民語,形容塵沙滾滾之地。另一說法「璞石閣」是阿美族原住民語”paheko”(音譯派可,或拔閣)」的譯音,蕨草之意。另外還有說「璞石閣」是1875(光緒元)年,駐臺總兵率官兵至預里屯兵,見秀姑巒溪滿佈純白的玉石,而將玉石比喻為「璞石」,並將屯兵興築城堡之定點命名為「璞石閣」。

卓溪鄉
卓溪鄉,位於臺灣花蓮縣西南部,為花蓮縣三個山地原住民鄉之一,有北回歸線經過,是花蓮縣面積第二大,台灣面積第五大的鄉鎮。卓溪鄉地處中央山脈之上,鄉境內有95%以上的土地均為山地,地勢甚為崎嶇陡峭,許多河流均發源於此,僅在中央山脈東路有許多河谷平原,氣候則隨地勢高低而有所差異。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布農族為主,亦有少數泰雅族、太魯閣族、賽德克族,產業以農業為主。